震旦学院是复旦大学吗(震旦大学的前生今世)
1898年7月,奉谕办理译书局事务的梁启超在北京创建翻译学堂,拟请马相伯神父出任院长,马相伯提出将学校设立在上海,并让徐家汇法国耶稣传教会参与。不久,戊戌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办学计划夭折。
但马相伯创办一所新式大学的想法一直未变,1900年,他将自己的全产——松江、青浦两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办学基金,并立下了“捐献家产兴学”的字据。
1903年2月27日,受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奖学基金的资助,同时,法国天主教区主教姚宗李、耶稣会会长丁绍明将徐家汇天文台的旧址拨给了马相伯,在这一天,马相伯正式创立了震旦学院,他自任监院(即院长),项骧(清末进士、民国曾任过财政部次长)为总干事。3月1日,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905年,法国天主教会干涉震旦校政,马相伯怒而辞职,率全院132名学生中的130名出走,于当年9月14日于吴淞成立复旦公学。
1905年8月,震旦也复校招生,法籍教士南从周继续担任教务长管理学校,并将震旦学制改为两年,当年招生94人,次年规模翻倍。马相伯因是震旦的终身校董,虽出走仍以他的影响力支持震旦,在1908年震旦迁往卢家湾时还是捐助了4万大洋为学校购得地皮103亩用于新校舍建设。
1912年,法籍传教士孔道明担任院长,按法国大学体制将震旦改为“震旦大学院”。1914年,震旦开展研究生教育,成为第一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并向毕业生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中国学校。
1928年,震旦大学院正式改名为震旦大学。1929年,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将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并入了震旦大学,并改名为震旦博物院(今上海自然博物馆),成为第一家拥有博物馆的大学,至此作为教会大学的震旦大学已有“东方巴黎大学”的美誉,发展至1947年已拥有医学院、理工学院、法学院、文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并拥有两所附属中学和两所高级护士学校。
1949年上海解放,震旦大学成为了一所不受外国耶稣会控制的私立大学,从1951年2月1日起,所有的传教士退出了学校,天主教会自此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
1952年院系调整,包括震旦大学在内的13所曾经的教会大学被撤销建制,所有院系重新组合:
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其他两家私人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震旦大学经济系、中文系、外文系、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震旦大学家政系的营养学组并入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即今天的复旦大学医学院。
震旦大学电机系并入交通大学。
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最牛的专业)。
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目前相同专业全国排名第一)。
外文系的法文组并入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
化工系并入了新组建的华东化工学院,即今天的华东理工大学。
法律系并入了新组建的华东政法学院,即今天的华东政法大学。
银行、会计、企业管理、统计等夜专修科并入了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即今天 的上海财经大学。
托儿工作专修科并入了新成立的南京师范大学。
震旦大学的附属机构也各有去处:
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圣玛利亚医院,中文名广慈医院,被划归上海第二医学院作为附属教学医院,1967年改名为东方红医院,1972年改名为瑞金医院,现在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在全国所有三甲医院中排名第四。
震旦大学有两所附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一个是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内的广慈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2年并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另一个是在圣心医院(上海著名私立医院,解放后几经变迁,现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的圣心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2年,该校和上海华东医院护士学校合并为上海第三护士学校,即今天的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学校。
震旦大学附属的两家附中,前身是震旦大学预科,1952年两校合并,改名上海市向明中学。
震旦博物院在建国后和亚洲文会博物馆合并,建立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近代中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父,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的创始人,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均为其弟子。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已近百岁的马相伯不愿在日寇统治下生活,不顾年老体弱奔赴大后方,途经越南谅山时因病留居,1939年正值他百岁华诞,全国各届都遥祝他百龄寿辰,中共中央也发支贺电,称其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年底他病情加重,病重时忧国忧民之心不变,他自嘲自己“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11月4日溘然长逝。其弟子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敬挽联曰:“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