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文协是一个什么组织(中国作协,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国作协,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

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现有团体会员44个,个人会员9301人。

中国作协荟萃了我国文学界的人才精华,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作协发展史

第一阶段:1949年7月—1966年6月

期间根据工作需要,作协机构屡有增减,1956年所属单位19个,编制482名。至1960年,所属单位减为14个,编制400余名。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6月—1976年10月)

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成立了文化部、文联、作协干部安置办公室,由吴庆彤(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兼主任,王敏(文化部人事局长)、张僖任副主任。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95年5月)

1984年12月,中国作协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的专业团体”,“本 会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由各地会员分别选举产生。”1985年1月,巴金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95年3月,中国作协第四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增补张锲为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并增补4位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组织机构图

现中国作协共设11个专门委员会,它们是:小说委员会、诗歌委员会、散文委员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影视文学委员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网络文学委员会

中国作协主管和主办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作家出版社、《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中国校园文学》、《环球企业家》、《长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网等报刊社。协会下设机关服务中心、创作研究部、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等事业单位。

中国作协设有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四项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均为每4年评选一次,用以鼓励优秀文学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奖励已经取得相当文学成就的文学新秀。

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名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