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去眼袋 眼袋分5种!但消灭眼袋的方法只有1种……
不少朋友都有这个疑问
人家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下面两个大大的“眼袋”
明明也是与生俱来的
应该叫卧蚕而不是眼袋吧?

之前网友们都说
吴彦祖和“苏大强”的距离
只是两个眼袋
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眼袋是人面部老化的最先表现,大多数人在中年之后,下眼睑皮肤松弛,眼轮匝肌、眶隔筋膜张力降低,引起眶脂肪移位、脱垂,如同袋状,医学上我们称其为眼袋,也称为眼睑松弛症。
眼袋主要表现为下睑臃肿、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形成水袋结构。
眼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习惯和遗传。
- 长期熬夜、晚睡、工作压力大等,都是眼袋出现的主要诱因。
- 另外,部分人也因为经常戴隐形眼镜或内分泌原因而出现眼袋。
- 还有一些年轻人,生活作息规律,仍然出现眼袋,便与遗传因素相关
眼袋让人看起来变老
那要怎么去掉它呢?
在说到眼袋的治疗之前
我们首先需要区分
眼袋、卧蚕、黑眼圈

卧蚕
卧蚕位于眼袋的上方,它其实是眼轮匝肌肥厚的表现。

眼轮匝肌的作用就是让眼睑可以贴服在眼球的表面,维持眼睑及眼表正常的位置。同时,它主管眼睛的闭合。眼睛闭合的时候,眼轮匝肌可以帮助我们将泪液均匀地涂布于眼球表面,同时挤压泪囊,帮助泪液的排出。
因此相较美观而言,它的功能性对我们人体更为重要。
黑眼圈
黑眼圈主要跟体内循环关系比较大,一般分为三种:色素型、血管型、阴影型。
- 色素型:主要与遗传因素相关。
- 血管型: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不通畅,静脉淤积之后这个部位看起来就是乌青的,大部分与生活作息和内分泌相关。
- 阴影型:主要因为眼睛轮廓特别深或是眼睛凹陷,因此在视觉上给人局部发黑的感觉。
眼袋
眼袋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五类:脂肪型眼袋、松弛型眼袋、混合型眼袋、泪沟型眼袋、水肿型的眼袋。
脂肪型眼袋
下眼睑眶隔筋膜脂肪膨大,突出于眶外。但是一般皮肤状态较好,没有明显松弛。常见于年轻人。

松弛型眼袋
单纯型的下睑皮肤松弛,无脂肪膨出,眼周伴有细小皱纹。较多见于中老年人。
混合型眼袋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既有眶隔脂肪膨出,同时又伴有下眼睑皮肤松弛。
泪沟型眼袋
由于脂肪层的下垂和肌肉组织松弛而逐渐形成的眼袋。除了眼袋较大,泪沟的位置也明显凹陷。

水肿型的眼袋
这个很常见,通常是短暂性的。一般原因是前一天晚上睡前喝水太多,导致第二天起床时下眼睑浮肿而产生的眼袋,属于假性眼袋。但是如果经常性浮肿,建议必要时检查肾功能、甲状腺功能。

那要如何让眼袋消失呢?
由于眼袋实质就是脱垂出来的脂肪,要让它消失,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眼袋切除手术切除眼袋。
这一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恢复期一般1-3月。年纪大、伴有皮肤松弛的人祛眼袋手术一般从外面做切口,可通过下眼睑的睫毛根部做切口,将脂肪逐层剥离去除,同时去除多余眼部衰老的松弛皮肤,然后缝合伤口,恢复紧致。

术前

术后一天

术后一周
而年轻人皮肤比较紧,可以从里面做切口,通过下眼睑内小切口祛除膨出的脂肪,解决眼袋问题实现眼周年轻化,风险更小,恢复更快。一般这个手术适用于单纯的脂肪膨出,没有下眼睑皮肤松弛的爱美人士。眼角有细纹的可以联合肉毒素治疗。有黑眼圈、眼窝凹陷的人,则可联合激光、玻尿酸或脂肪填充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做手术祛眼袋会有什么并发症吗?
祛眼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①
下睑外翻(最常见)
由于手术中皮肤、眼轮匝肌切除过多,或者瘢痕形成导致,大部分患者术后早期因为局部皮肤和组织肿胀也会引起下睑外翻,但消肿后便会好转。
②
视力障碍(最严重)
极为少见,但后果严重,原因是手术可能会引起球后出血、眶压增高,出血严重甚至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缺血、视网膜中央动脉缺血,一些资质不够的美容机构止血止得不好,患者回去一碰可能又出血了。因此,如果术后当天疼痛肿胀得太过厉害,眼睑高度肿胀,甚至出现了视力下降,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温馨提醒
术前有高血压、吃抗凝药、糖尿病都要提前告知医生,一般术前需要控制血压、血糖在一定范围,必要时停用抗凝药物一段时间后再手术,以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

祛眼袋后要注意些什么吗?
日常护理方面,保持规律而良好的生活作息、睡前不喝大量水、运动、局部热敷和按摩等,都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的有效办法。眼周皮肤娇嫩薄弱,平时在化妆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刺激性小的化妆品,卸妆、洗脸时尽量不用粗糙的毛巾、卸妆棉。